|

楼主 |
发表于 2012-12-19 22:03:53
|
显示全部楼层
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
# _" L) H1 h( S+ x& V(1996年7月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)
% w5 M& _( v/ K4 v7 P# F7 ~" }1 c I4 d& {
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二号 4 o# L8 U) m( ^. ]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》已由中华人民共 - l% t+ K. T! M3 W2 i: O2 e/ w6 |
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
& I# @0 h7 V) m0 j+ S议于1996年7月5日通过,现予公布,自1996 年10月
. k5 N$ B0 Q( d1日起施行。 3 |" W |# v/ h3 ?: O
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和谐社会 4 V# p" W" c% X: ^
1996年7月5日 4 x" o" d' V) d r
目录
1 a7 ^2 L6 U' f 第一章总则 ( [. G4 e0 M' p
第二章枪支的配备和配置
: _# [. Y7 c, \. M- P' [ 第三章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
5 P' N$ A/ f/ F/ O- }) g 第四章枪支的日常管理 & U' b0 Q; y6 d) ~' L
第五章枪支的运输 # x: w, V* n8 f$ F: a
第六章枪支的入境和出境 ^# M$ z& L# h9 T' |7 }3 f" z$ |
第七章法律责任 % P2 A/ ~: D( X( v# t: z
第八章附则
0 z! W1 ?. H; B( z$ P2 r 第一章总则 ) _8 V) l2 T5 v" I6 J
第一条为了加强枪支管理,维护社会治安秩序,保障
* i Z) \# v9 C公共安全,制定本法。 " C( v0 l1 E% k# @7 S
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枪支管理,适用本法。
3 n8 c8 M9 V3 s, U. G- H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、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装 * z7 c- c5 q/ v
备枪支的管理,国务院、中央军事委员会另有规定的,适 ) q# ^0 J5 U! w# M* \$ F
用有关规定。
, K( ]! B) q/ t3 R2 i 第三条国家严格管制枪支。禁止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
6 L# z$ _- u) `/ S: @8 A反法律规定持有、制造(包括变造、装配)、买卖、运输 2 B% ^& G( {/ I/ V2 e: E
、出租、出借枪支。 * M0 I/ {$ G: L5 k5 w
国家严厉惩处违反枪支管理的违法犯罪行为。任何单
! a! _& R2 F1 Z! A5 ?3 f3 t! F位和个人对违反枪支管理的行为有检举的义务。国家对检
! i! W. O8 P' ~& K! z% O举人给予保护,对检举违反枪支管理犯罪活动有功的人员 - h( T' F8 p7 _8 ?- _
,给予奖励。 . N& S: U. U. x2 `+ `/ i5 ~5 r# Z
第四条国务院公安部门主管全国的枪支管理工作。县
4 E( s1 P+ T, A0 s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枪 . b; I4 s3 P3 X/ f
支管理工作。上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监督下级人民政府公
9 e+ I/ A) j& E8 w安机关的枪支管理工作。 " i. Y3 K6 {6 S2 e- m7 A
第二章枪支的配备和配置
- `0 d4 Y5 ]" W+ a5 f4 }2 E1 z. G5 F7 M' @$ B 第五条公安机关、国家安全机关、监狱、劳动教养机
P! F; q) Q6 C, G关的人民警察,人民法院的司法警察,人民检察院的司法
0 m, ]" D9 M- p* m% V# B+ k1 D6 Q+ f警察和担负案件侦查任务的检察人员,海关的缉私人员,
6 ?0 |! y# w9 B1 Y% W在依法履行职责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的,可以配备公务用 枪。 . | M* q9 P0 T; m
国家重要的军工、金融、仓储、科研等单位的专职守 5 F% T& C* {; M
护、押运人员在执行守护、押运任务时确有必要使用枪支
0 _! F7 f* i- k$ q' A- G的,可以配备公务用枪。 6 m- Y/ y0 f& S
配备公务用枪的具体办法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其 " a* n! W* r3 F- n( k
他有关国家机关按照严格控制的原则制定,报国务院批准 后施行。
+ V6 X' h V5 Y! w2 J) \, t4 U 第六条下列单位可以配置民用枪支: * e* g+ H0 Q1 ? J6 j: [5 u6 k- a3 [
(一)经省级人民政府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专门从
$ t# l5 u2 K7 O1 s# i2 s" O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、经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 / ?3 z/ R4 G* Z, j8 s
准的营业性射击场,可以配置射击运动枪支;
( w! l2 G' i0 y* n# ~" e- h (二)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 : D) {' x( B$ I& t% g1 m l
狩猎场,可以配置猎枪; . Y4 G. r7 d. x& h+ K
(三)野生动物保护、饲养、科研单位因业务需要, 9 ?& C3 {/ c% L. l( z& W) R
可以配置猎枪、麻醉注射枪。 9 e& y2 M2 N' P$ e" _; ~0 x& X. C: U
猎民在猎区、牧民在牧区,可以申请配置猎枪。猎区
, o0 w D0 u( k" Y) W8 p1 d和牧区的区域由省级人民政府划定。
2 Y. o& c3 [7 E2 V- _4 f% |4 y1 Q* l! W 配置民用枪支的具体办法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按照严
' n/ `& ~3 B6 M! A/ ~3 L格控制的原则制定,报国务院批准后施行。 $ A% f y6 @* i2 |: r7 _4 p9 |
第七条配备公务用枪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审批。 ( e: m& T* Q: ^
配备公务用枪时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
# Z: U+ O& F8 b& d' t. h府公安机关发给公务用枪持枪证件。 5 L3 f! Z; z5 K( n# J u# i/ h
第八条专门从事射击竞技体育运动的单位配置射击运 2 G. c* ]# u$ Y0 h
动枪支,由国务院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,由国务院公安
/ ^& }* E: y& ]! Q部门审批。营业性射击场配置射击运动枪支,由省级人民
) u$ }! j0 z% ]2 ]! o I$ [政府公安机关报国务院公安部门批准。
1 K$ A, F6 u+ _2 _) u 配置射击运动枪支时,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发给
; `5 Z } M! L0 I U, @7 Q民用枪支持枪证件。
' k& l) S) Z9 E3 W( K 第九条狩猎场配置猎枪,凭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 $ Q; _- N$ S3 B8 e. F
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,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审
, T* q4 C! t! s% `3 h批,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核发民用枪支配购证 件。 $ v# M0 e- b5 u" |
第十条野生动物保护、饲养、科研单位申请配置猎枪
+ W/ a: ?5 t* ?& `4 j8 P) D、麻醉注射枪的,应当凭其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
7 o# C7 r) R" y1 W, g3 g( D0 F! x7 w物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或者特许猎捕证和单位营业
( f) T0 {9 t5 o: u, n. x执照,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;猎民申请 * A' n" L# B/ Z; h
配置猎枪的,应当凭其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野生动物行 ; a6 p! Z9 q1 ]% k1 d( g; W
政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和个人身份证件,向所在地的县 - J/ v5 J+ L2 Y" S
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;牧民申请配置猎枪的,应当凭 " i1 ?5 R8 ^/ X; [8 A G8 n! P
个人身份证件,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。 ! `1 P* l6 z, I( W; r- t3 N
受理申请的公安机关审查批准后,应当报请设区的市
" X% B- ^' i7 m; G. T+ x$ n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核发民用枪支配购证件。 ) Y6 [4 b1 } G- q; @$ ] U; B
第十一条配购猎枪、麻醉注射枪的单位和个人,必须
/ ]$ m! O+ q* X% k# u. S在配购枪支后三十日内向核发民用枪支配购证件的公安机 4 o" k9 _6 I- K+ i* o% E
关申请领取民用枪支持枪证件。
- |, K& w% ]. m/ C9 J0 _ 第十二条营业性射击场、狩猎场配置的民用枪支不得 % m, I. P' N7 t9 v
携带出营业性射击场、狩猎场。 1 w4 K3 c. W5 r
猎民、牧民配置的猎枪不得携带出猎区、牧区。
. k9 ^; |0 @& z 第三章枪支的制造和民用枪支的配售
2 ~$ B# X% H0 r* z4 Q7 o9 g 第十三条国家对枪支的制造、配售实行特别许可制度 ' s7 B) g4 l3 r$ `' Y* ]8 }
。未经许可,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制造、买卖枪支。 $ J' T4 z; ], l+ @0 T: V
第十四条公务用枪,由国家指定的企业制造。
0 Z3 E- G3 \1 e, b: W 第十五条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,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
( G) Q8 {8 r. _$ J7 |门提出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确定。 ( s4 c3 `6 u) r* E
配售民用枪支的企业,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确定 。
8 b/ h+ r$ B, J* J3 e3 }3 p7 L# E 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核发民用枪 . D; b3 A3 x! g6 L
支制造许可证件。配售民用枪支的企业,由省级人民政府
# u# F" ^0 f7 p) h+ F公安机关核发民用枪支配售许可证件。
$ L, K! D: n- w8 q0 L4 Z 民用枪支制造许可证件、配售许可证件的有效期为三 - K8 Q% @: ~$ Z! |. y
年;有效期届满,需要继续制造、配售民用枪支的,应当
; ~0 @4 \ O( [重新申请领取许可证件。 + N5 g: L$ s1 d
第十六条国家对制造、配售民用枪支的数量,实行限 ' A/ f1 |7 j) E. A
额管理。 & `& _- V4 [: _+ N
制造民用枪支的年度限额,由国务院林业、体育等有
" r( Y( x' J2 m关主管部门、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,由国务院公安
% G1 l2 Y" W b5 e J部门确定并统一编制民用枪支序号,下达到民用枪支制造 企业。 1 R V, m2 p) v+ \4 |. [
配售民用枪支的年度限额,由国务院林业、体育等有 ( k# z1 Y" b' I: i$ ^
关主管部门、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提出,由国务院公安
8 P& K7 L" ~8 j5 T+ q部门确定并下达到民用枪支配售企业。 0 u7 f6 E; r/ z% N" o
第十七条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不得超过限额制造民用 * y: P+ W# y5 z9 A0 Z
枪支,所制造的民用枪支必须全部交由指定的民用枪支配 ; M7 U0 G8 S+ G
售企业配售,不得自行销售。配售民用枪支的企业应当在 1 g4 [" ` a' t& j
配售限额内,配售指定的企业制造的民用枪支。 # f7 ^# P$ Z5 l; M
第十八条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,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
0 f/ ]2 j* T, e定的技术标准制造民用枪支,不得改变民用枪支的性能和
2 v" [' N: V' r" Z7 {1 h0 p/ }结构;必须在民用枪支指定部位铸印制造厂的厂名、枪种 : X# B! i" p! g
代码和国务院公安部门统一编制的枪支序号,不得制造无
+ k) c. x) |" v& f1 w* A; m! J号、重号、假号的民用枪支。
+ P/ J1 _ z6 J9 B' C* y! S* V 制造民用枪支的企业必须实行封闭式管理,采取必要
' F7 L/ q4 }$ A( U6 c9 S. H9 Z& p的安全保卫措施,防止民用枪支以及民用枪支零部件丢失 。
4 e4 M: o/ g3 ^( r' e( L; H" R 第十九条配售民用枪支,必须核对配购证件,严格按 + F' X' I4 X& l
照配购证件载明的品种、型号和数量配售;配售弹药,必
9 V7 [: h' d1 H须核对持枪证件。民用枪支配售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公安 0 M! e: H& X/ g/ J2 f( r
部门的规定建立配售帐册,长期保管备查。
4 S9 [8 G& A4 n U2 D) O5 L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对制造、配售民用枪支的企业制造
" D* e4 U, G6 R* a8 K、配售、储存和帐册登记等情况,必须进行定期检查;必
0 q: m f7 n p要时,可以派专人驻厂对制造企业进行监督、检查。 4 a6 q, }- O2 R% }. @$ W+ w" K8 R* O
第二十一条民用枪支的研制和定型,由国务院有关业 5 b; }5 E" M# |' b1 x |0 L
务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组织实施。
5 E/ \2 ~, b" e2 d9 u8 X5 T 第二十二条禁止制造、销售仿真枪。
0 d1 N! W k9 k( W" A 第四章枪支的日常管理 / k( |: Q5 Z& I1 q' }0 w1 K+ l6 _8 ^# k
第二十三条配备、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妥善保
8 G$ T1 K4 }4 I1 l& ~3 c管枪支,确保枪支安全。
3 E2 A( `. S9 l6 i1 m% [ 配备、配置枪支的单位,必须明确枪支管理责任,指
8 |& {8 i f7 k定专人负责,应当有牢固的专用保管设施,枪支、弹药应
- R6 |0 N* n# ~7 l' v" H1 Y当分开存放。对交由个人使用的枪支,必须建立严格的枪
, j1 M) k( Q2 Y5 v; r8 d% S) T支登记、交接、检查、保养等管理制度,使用完毕,及时 收回。
6 E# ~/ F3 V% C6 L 配备、配置给个人使用的枪支,必须采取有效措施,
- D5 K* x$ q1 ^/ L& @% Q1 ^ T严防被盗、被抢、丢失或者发生其他事故。 # r7 J; ]8 j+ e" u
第二十四条使用枪支的人员,必须掌握枪支的性能,
( r& I1 z- C- J; O7 E遵守使用枪支的有关规定,保证枪支的合法、安全使用。 8 z/ i' d/ }4 y- Y1 @3 J
使用公务用枪的人员,必须经过专门培训。 4 i$ b' R! ^; w1 @
第二十五条配备、配置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下 # l% T; b0 m+ x1 D% L! }
列规定: , X9 i) ]3 e& v" }
(一)携带枪支必须同时携带持枪证件,未携带持枪
7 t' y# {3 e) @! r5 {1 k证件的,由公安机关扣留枪支; % @/ A2 _0 ]7 Q2 r0 Q7 f
(二)不得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、场所携带枪支;
3 M+ b% \, L- n+ c (三)枪支被盗、被抢或者丢失的,立即报告公安机 关。
& p- p0 k p5 v9 o+ R# x7 e 第二十六条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不再符合持枪条件时
& o5 E6 ~, [: |( p6 s,由所在单位收回枪支和持枪证件。
- f4 s" D( w& V' W5 Z- l 配置民用枪支的单位和个人不再符合持枪条件时,必
$ f6 Y$ \+ L- n) d须及时将枪支连同持枪证件上缴核发持枪证件的公安机关
, C9 v3 V. J, H! Z( ~6 y. f. g;未及时上缴的,由公安机关收缴。 ) ~' a. W8 W+ c+ `! e* a) a
第二十七条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、不能安全使用的枪
. T3 A. k' K$ |" @, g# L支,应当报废。配备、持有枪支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将报废
j+ z# r' T: Z+ N的枪支连同持枪证件上缴核发持枪证件的公安机关;未及 ; M2 K4 V/ v1 p3 h
时上缴的,由公安机关收缴。报废的枪支应当及时销毁。 " r- O( [: D6 i U0 l0 t
销毁枪支,由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负责组织实施。 $ A: z5 s' h6 x5 a& t
第二十八条国家对枪支实行查验制度。持有枪支的单 5 @+ }# _3 Q- G- g6 r$ i
位和个人,应当在公安机关指定的时间、地点接受查验。 " H7 P; P9 |, R' L' } t# X1 F: c
公安机关在查验时,必须严格审查持枪单位和个人是否符
" j2 h& W0 B9 `1 Y& V合本法规定的条件,检查枪支状况及使用情况;对违法使 6 x% Q. h/ z/ F
用枪支、不符合持枪条件或者枪支应当报废的,必须收缴 ! d/ ~& {% T. i8 j. O
枪支和持枪证件。拒不接受查验的,枪支和持枪证件由公 # j4 G! Z/ E6 a# P" |- Q( I6 d6 e
安机关收缴。
% U4 ~0 ^- k/ \4 A8 @ 第二十九条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特殊需要,经国
4 O" h) W3 t2 @( C' _务院公安部门批准,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
+ R2 Y0 M( T) _" J" `/ K可以对局部地区合法配备、配置的枪支采取集中保管等特 . }( Y5 I# f) f
别管制措施。 5 F, ~& j+ I& e8 l! H
第五章枪支的运输 2 C: ]2 x' t* `2 ]1 p
第三十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,不得运输枪支
2 x4 |* f# v' g1 l) u。需要运输枪支的,必须向公安机关如实申报运输枪支的 9 y/ g& b6 ?1 ^# v# i0 a
品种、数量和运输的路线、方式,领取枪支运输许可证件
! Y; m$ C4 c0 C ?. [* `。在本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内运输的,向运往地设区的市
. ?6 M. u9 y( R. x) ^. [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领取枪支运输许可证件;跨省、 . @7 C X( s( A& [2 |- l
自治区、直辖市运输的,向运往地省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
) Y! ~& J) ?- L5 y申请领取枪支运输许可证件。
5 b9 C ?8 f+ y2 X+ G4 ~ 没有枪支运输许可证件的,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承 ) W i# a0 T s* W- ^
运,并应当立即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。
3 n _; {6 s) d% v% W( s6 E 公安机关对没有枪支运输许可证件或者没有按照枪支 9 X. O. v: C' R3 W
运输许可证件的规定运输枪支的,应当扣留运输的枪支。
- e" O7 ~! r7 R" |# m8 p& _/ C7 w 第三十一条运输枪支必须依照规定使用安全可靠的封
( _( G/ n# f9 i" T* H/ _, c闭式运输设备,由专人押运;途中停留住宿的,必须报告
6 F5 ^: S9 k1 U. d2 V9 a" q当地公安机关。 3 V9 R4 ?% \$ }
运输枪支、弹药必须依照规定分开运输。
) A% v; h( r% B# ]: [ 第三十二条严禁邮寄枪支,或者在邮寄的物品中夹带 枪支。
9 F0 P9 c, Q+ h, _) Q$ ] 第六章枪支的入境和出境
. K, g+ {5 L9 P0 }) ]5 Q6 E" B 第三十三条国家严格管理枪支的入境和出境。任何单
7 X/ V4 l, Z# u$ q9 N0 i, c位或者个人未经许可,不得私自携带枪支入境、出境。
V1 Z0 @+ E: z. X3 N% M0 o9 F& C 第三十四条外国驻华外交代表机构、领事机构的人员 ) S: w; i" }+ p0 Y
携带枪支入境,必须事先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批准 4 N1 I) l4 c' H$ \5 M% k
;携带枪支出境,应当事先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, 1 I9 k% c# p# b' x( ]5 t7 I, a
办理有关手续。 ! [! Q& N3 Q) J: u
依照前款规定携带入境的枪支,不得携带出所在的驻
. h( q# }% Y# i: d/ a0 f) I S3 n华机构。
: ~1 S* y! L- z3 i: ?+ Q 第三十五条外国体育代表团入境参加射击竞技体育活 ! i. W u: ]* f( Y2 z" W
动,或者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境参加射击竞技体育活动,需
% f a" X9 z0 J* S3 G% ~) `要携带射击运动枪支入境、出境的,必须经国务院体育行 1 ?" r+ Q+ U a
政主管部门批准。
; {; b1 Z7 N9 z# l 第三十六条本法第三十四条、第三十五条规定以外的
' F$ P' T; r7 `' g: e4 h7 k其他人员携带枪支入境、出境,应当事先经国务院公安部 门批准。 6 P4 a4 {/ J: m/ H
第三十七条经批准携带枪支入境的,入境时,应当凭
2 K2 e2 z' Q2 l+ R3 g3 x. d批准文件在入境地边防检查站办理枪支登记,申请领取枪 . _, @' `+ d$ l1 m' Q5 e* t: J
支携运许可证件,向海关申报,海关凭枪支携运许可证件 " Q) \- w% n2 U
放行;到达目的地后,凭枪支携运许可证件向设区的市级
9 S! E2 q- p" y' a c! l" l' l; j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换发持枪证件。 " k) @7 X1 p8 j" y6 [9 d
经批准携带枪支出境的,出境时,应当凭批准文件向
, T9 I# N0 s& u+ ~出境地海关申报,边防检查站凭批准文件放行。 # j% y$ A3 R! W: o; Z
第三十八条外国交通运输工具携带枪支入境或者过境 9 u/ b2 J! ?: H; \. s- i
的,交通运输工具负责人必须向边防检查站申报,由边防 8 S0 B+ P8 h3 l6 Q) m }; T
检查站加封,交通运输工具出境时予以启封。 0 i, b) C7 L1 R9 _5 _4 D, ]
第七章法律责任 % a/ f# W- Q9 }* \5 G; z6 N
第三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,未经许可制造、买卖或者 & M f; F6 J7 x z# u4 s
运输枪支的,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二条和《全国人民代表 & Y6 X9 a* J# i7 v2 j
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
4 Y2 ]: o' Q( j* u/ w0 @! v决定》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 / M7 Q: b* F8 L% F N$ U1 E0 O
单位有前款行为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
/ b1 Z$ `4 l+ M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二 2 i: E Y6 M/ q3 g
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
7 L; w$ w1 F6 C. S$ b8 A' j t" \ 第四十条依法被指定、确定的枪支制造企业、销售企 3 ]0 P" U$ P! K, ^" _2 G* T' M$ M
业,违反本法规定,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
6 Q/ a7 C& H8 H' B+ X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刑
8 H2 g2 R# J9 `+ E& Y1 ~2 \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;公安机关可以责 ) h7 o& P( T2 I/ Y) n( |7 T4 p
令其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枪支制造许可证件、枪支配售许 可证件:
- J! q: j9 d& ^( [ (一)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的品种制造、配售枪 支的;
1 O) B4 \4 A2 ^+ X (二)制造无号、重号、假号的枪支的;
6 M- |! z% A. K, B1 I9 r (三)私自销售枪支或者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的枪 支的。 / o: d/ R- q2 W
第四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,非法持有、私藏枪支的,
# Q: ~, z4 R# |0 _! L' A& i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 4 T- ], o3 [; f
非法运输、携带枪支入境、出境的,依照《全国人民
, ^- X6 o- y! i; n3 k1 y. t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规定》追究刑 事责任。 8 P5 T# m k+ C1 q' J
第四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,运输枪支未使用安全可靠 2 D' H- t. F; V8 {1 ^
的运输设备、不设专人押运、枪支弹药未分开运输或者运 ! H w& C# N- `- Y' T7 d
输途中停留住宿不报告公安机关,情节严重的,比照刑法
D4 c! z, y4 X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;未构成犯罪的,由
# T |, T5 K" {2 w7 d7 H4 `8 w公安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五日以下拘留。 # M' ~% q ~5 _! ]4 |1 u$ l
第四十三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出租、出借公务用枪
/ ]% z# |- O* p: _9 Q: i: F的,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的规定处罚。
# ?% I2 g2 o* ]# t/ V3 u; o 单位有前款行为的,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
, a% a2 b2 R/ ?% ]6 D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规定处罚。 5 |% E# R2 F# B/ W3 _9 n& C* \
配置民用枪支的单位,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出租、出
( d8 Y$ J/ n& |% ]8 Z0 }借枪支,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对其直接
1 l$ b2 {4 v y# c% w* i: b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比照刑法第一百八十
8 b7 W. P1 J/ L6 o) I七条的规定处罚。 2 p" Q5 {( ]3 }$ q9 R' f8 e" C3 }5 B
配置民用枪支的个人,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出租、出 0 Q, n1 ? ^+ N0 g0 @: A
借枪支,造成严重后果的,比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 定处罚。
- j* G8 S, D) G$ D5 l# V/ w4 Y3 o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出租、出借枪支,情节轻微未构 , h7 x5 e: W$ R) j% Y! U. f
成犯罪的,由公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
( w, p" A. b" d, L1 E# f5 O) q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五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 5 L; W1 e `% `7 q/ I2 x' n% w
五千元以下罚款;对出租、出借的枪支,应当予以没收。 7 K; z' H, q% f: n* T# h
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,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由公 9 Z6 D" G( C5 y8 ?, f }) B7 W
安机关对个人或者单位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 ( o7 b& B% A6 |6 | u) D5 z- G
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;构成犯罪的,依
' Y; y, t# H( J* k* R5 }法追究刑事责任:
' W; G. b7 v) w (一)未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制造民用枪支的;
4 H& f/ l2 O. x; z (二)在禁止携带枪支的区域、场所携带枪支的; * R9 m# I' E/ C2 A) ^
(三)不上缴报废枪支的;
$ u# h: D2 t4 W" G (四)枪支被盗、被抢或者丢失,不及时报告的; K+ p! V# i% f) P% M
(五)制造、销售仿真枪的。 % _: ~$ o7 B' O* q
有前款第(一)项至第(三)项所列行为的,没收其 ' ^; e8 x' d+ w& X# `
枪支,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;有前款第(五)项所列
" L- R" a( k7 i) m7 s3 [6 ]1 F% L. R行为的,由公安机关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范 - @/ L r" h4 J0 B) q: ]
围没收其仿真枪,可以并处制造、销售金额五倍以下的罚
$ I; Q; A5 I) p4 T T款,情节严重的,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。
1 D' B& ^6 B2 Q 第四十五条公安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依 " s, k- q8 U* j9 i* V- ]% o9 n& q( y
法追究刑事责任;未构成犯罪的,依法给予行政处分:
4 ^" c6 S" n% w- v3 b3 g& Q2 M (一)向本法第五条、第六条规定以外的单位和个人
' j4 }/ s. @$ \& Y" ~: n9 p配备、配置枪支的; - Y9 X# H! R3 h( P
(二)违法发给枪支管理证件的; 0 S. j, a: w3 p
(三)将没收的枪支据为己有的;
) M9 w5 p7 N* c8 O; h (四)不履行枪支管理职责,造成后果的。 : ^) C' B4 N" o
第八章附则 7 `9 c9 o6 m' K( E- Z
第四十六条本法所称枪支,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
+ k# a8 f# w/ v! m等为动力,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,足 & l3 p7 n2 v& \
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。 9 f4 z& s. t! T! W& O& u$ c
第四十七条单位和个人为开展游艺活动,可以配置口
! n8 y% r( R2 B" S9 ~* G- m/ l2 R& A径不超过4.5毫米的气步枪。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公
( J T# k+ S8 u; x; R. U0 B! p安部门制定。
* m) `8 g8 B( I0 `7 I4 { 制作影视剧使用的道具枪支的管理办法,由国务院公
+ K& \* c+ w7 m安部门会同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行政主管部门制定。 * Y) S) [, b1 C5 i! U* ?
博物馆、纪念馆、展览馆保存或者展览枪支的管理办
& j9 B* k4 G5 q# v法,由国务院公安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。
+ Q$ N- ]" L. N9 F: F* f0 U 第四十八条制造、配售、运输枪支的主要零部件和用 1 O# N9 [5 o& l1 C% W
于枪支的弹药,适用本法的有关规定。 ! H' s. d/ c' ~* m" E+ p
第四十九条枪支管理证件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。 $ s& N8 Q! U7 H) {* H, O& W
第五十条本法自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。 # q- J) N8 W% N" W
附:法律有关条文 / E4 ]5 O) |. v4 G
刑法有关条款 ; S6 Z7 U# O+ {1 v- Q( M) _
第一百一十二条非法制造、买卖、运输枪支、弹药的 ) N, r( }6 ~) M/ S( a
,或者盗窃、抢夺国家机关、军警人员、民兵的枪支、弹 4 X2 x9 r7 L2 J4 J7 ]; f
药的,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情节严重的,处七年以上有
j& w3 ~& Q+ i3 o, t: ~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。 0 X6 [" i, W# O: q4 e, \2 Q9 c
第一百六十三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,私藏枪支、弹药
W/ c L4 ~" Z1 K拒不交出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。 7 T; a1 e1 l9 P( ^" o
第一百八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,致使公 5 ^- C' t1 x+ g! d; [
共财产、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,处五年以下有 ! m \' @/ T* R
期徒刑或者拘役。 ! h7 H. j. d$ R+ C5 N9 E4 m3 c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 J2 H/ j0 ^6 g0 }4 U7 K4 W
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有关条款
: A* \. j6 }& B) `6 l, J 一、对下列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,可以在刑
; L9 b K+ S- M, \* R3 D8 T, H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,直至判处死刑: 3 A) K2 s1 n: |* E
………… , L* r1 j% V; W3 c
4.非法制造、买卖、运输或者盗窃、抢夺枪支、弹 / N8 p0 o* }. s+ u \+ Q
药、爆炸物,情节特别严重的,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;
9 M+ Z% J4 ]( O' w, g* h ………… % h6 c$ `/ d t, N3 {. R
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
6 @8 U/ U* R+ X7 `: c: v L- A规定有关条款 6 ~3 L) J) A) q9 T# s4 m7 s, e
一、走私鸦片等毒品、武器、弹药或者伪造的货币的
6 \: ?0 I2 s: F2 x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;情节特
! G" b3 G+ |$ W3 @4 z7 |5 u$ u别严重的,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,并处没收财产;情节较 7 p# d8 a( a& g2 M R. `
轻的,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 |
|